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中欧班列: “双向奔赴”的洲际跨越

2023-10-09      撰文/本刊记者 郑煦


中欧班列的不断延伸,让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重庆市委宣传部供图)


  古有丝绸之路驼铃阵阵,今有中欧班列车轮滚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中欧班列开辟了欧亚大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的陆路运输和国际贸易通道,成为世界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不断增开班次、拓展线路,一座座“连心桥”、一道道“发展带”、一个个“繁荣港”、一条条“幸福路”接连诞生,让“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合作新空间不断释放,持续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描绘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驭风前行的生动画面。

  开创国际物流运输合作新局面

  7月29日,X8020次“义新欧”中欧班列满载110个标准箱出口货物,从浙江义乌西站缓缓开出驶往西班牙马德里,标志着2023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达1万列,较2022年提前22天破万列,共发送货物108.3万个标准箱,同比增长27%。

  作为跨洲际、长距离、大运量、全天候、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之一,中欧班列如同跨越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串连起“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成为中国在新时期参与全球合作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标志性符号。

  中欧班列发展至今,已形成常态化开行、规模化运营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长到1.6万列,开行数量不断迈上新台阶。截至今年6月底,中欧班列全线路累计开行超过7.3万列,发送货物609万标准箱,运输货值超3000亿美元;中国境内时速120公里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路达86条,经东、中、西三大通道上的6个口岸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6个城市,形成了一张贯通亚欧的庞大物流网;运输货物品类由手机、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扩大到汽车及配件、化工、机电、粮食、酒类、木材等53个门类5万多个品种。运输速度快、性价比高、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优势,使中欧班列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为“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提供新动能。

  安春磊是中国铁路郑州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2013年7月18日,当时31岁的他被选为首发司机,完成了首趟郑州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万里之行的“第一棒”。此后六年间,安春磊一共开了865趟中欧班列。“中欧班列(中豫号)从每月开行1列到每周开行9列;时速从80公里到120公里;货物品类由单一橡胶制品到服装、汽车、机械配件等上万种产品……”回想起和中欧班列共成长的历程,安春磊激动地表示,“能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中,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中欧班列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开行规模的扩大,也体现在运输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去回程平衡性持续增强。以“义新欧”为例,目前“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站的回程开行占比由2015年的9.6%提升到2022年的42.8%,整体趋于均衡。2022年义乌—马德里线路去程124列,回程160列,回程占比56.3%,保持双向常态化运行。

  “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对新阶段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欧班列率先探索,得到国内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积极响应,成为近年来我国开放成效的标志性事件。”

  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家住西班牙马加拉的胡安·卡洛斯在电商平台速卖通上下单了一款产自中国的吸顶灯,第二天,快递员便按响了他家的门铃,将产品送到他手上。“太惊喜了!物流时效快得超乎想象!”胡安·卡洛斯评价道。

  胡安·卡洛斯购买的吸顶灯发货地是位于西班牙阿尔卡拉的千象盒子物流仓。这款灯从中国广东经陆运到西安,再由中欧班列长安号经过20天运输到达物流仓,最后同其他十万余种产品一样被送往欧洲各地的消费者手里。

  千象盒子科技仓储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牟锦文介绍,2017年以前,公司承接的跨国快递经海运送至买家手里需要40天左右。选择中欧班列后时间缩短至20天。

  在千象盒子科技仓储西班牙分公司担任管理总监的迭戈·西马德维拉表示:“中欧班列改善了两国之间的运输条件,大大缩短了交货时间,也更环保、更安全,具有可持续、稳定和经济的竞争优势,也能让更多西班牙的特色产品进入中国这个‘大市场’。”

  中欧班列正为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和地区带去发展新契机。2021年,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国家货物进出口额达6.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7%。如今在欧洲,中欧班列所经之处,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正拔地而起。在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吸引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出2万多个就业机会;在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站,中欧班列业务量快速增长,正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作出重要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欧班列依然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将中国生产的防疫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欧洲国家。截至2022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向德国、波兰、比利时等国家运送防疫物资1417万件、共计10.9万吨,在中欧之间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梁”。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说,在世界疫情和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克服全球贸易流通不畅、运力不足的逆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与中欧班列一同繁荣发展的,还有“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铁路工程项目:中老铁路开通20个月以来,累计运输货物超过2400万吨,特别是中老铁路与中欧班列在贵阳、成都等地实现联线贯通,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开放通道,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强劲运力支撑;雅万高铁在期待中不断向前推进,今年联调联试检测列车运行时速首次达到350公里,开通后将有利促进印尼经济发展,增强当地互联互通水平,激活中印尼发展新动能……

  驶向更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认为,今年中欧班列开行提前达万列,说明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增长依然强劲,经贸关系通过中欧班列的连接日益紧密,韧性不断加强。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尽管相较海运成本更高,但中欧班列因其时效优势受到生产高货值产品的企业欢迎。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中欧班列优势,国内各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中欧班列“强身健体”。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宽准轨接发列车线路增加至30条,大幅提升了口岸作业效率。西安国际港站货物装卸线路由19条增至29条,并积极探索中欧班列跨越黑海、里海南通道线路开发,努力打造“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运输服务网络。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正式投用,“铁路+海关”的运营模式不仅全面提升通关效率,还大大缩短了短途接驳运输距离,综合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为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信息化管理水平,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为中欧班列开发“智慧大脑”,加强中欧班列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打造信息发布、境内外全程业务、客户服务的重要窗口,实现与中欧班列相关主体间信息互联互通。

  如今,通过中欧班列冷链运输,可快捷装运荔枝、龙眼、火龙果等生鲜货品;通过“数字班列”“恒温班列”“农产品班列”“新能源汽车班列”等中欧班列(中豫号)优势特色名片,让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河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紧密相连;广西柳州的中欧班列货物中,重型机械占97%以上,助力“广西制造”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保障中欧班列的稳定畅通,专家建议要加快释放中欧班列联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规模网络运输潜能,统筹运输行业、地方政府、国家三个层面价值创造和利益获取,串联沿线核心枢纽节点,促进国内枢纽发展由运量竞争转向发展能级的提升,密切中欧班列及其枢纽与经济产业、贸易金融的联系,发展通道经济,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未来,要从政策引导变为市场引导,加快线路多元化和班列的可持续、智慧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增强中欧班列国际通道的竞争力。”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说。

  “朋友圈”越来越广,凝聚力越来越强,吸引力越来越大。中欧班列正加快向更高质量发展,未来这支“钢铁驼队”将把“一带一路”铺得更宽、更远。

 

 

  

   

1--开篇主图.png

【北京中轴线连载之五】会馆重生 韵味悠长

北京中轴线两侧,胡同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名人故居、历史遗址、四合院、老字号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交织出古都文化的千姿百态。这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建筑,这就是会馆。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