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本刊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中关村保税区。
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中关村综保区日前已迎来首批8家入驻企业,享受到“保税、免税、退税”等海关保税研发政策优势。中关村综保区三期计划2027年5月竣工具备使用条件,届时有望吸纳千家企业入驻,聚焦高精尖产业领域,打造开放政策创新“监管沙盒”,赋能入区企业以先行先试增创竞争优势,以开发开放赢得发展先机。
今年8月28日,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迎来正式验收后的首单货物入区——载有北京烯谷科技有限公司“一线”进口实验用载网的货车,这标志着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以“保税研发”为主要功能的综合保税区正式投入运营。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裁陆伟俊介绍,往常从机场过来通关至少也要半天的时间,卡车要停车去查验,有一系列的流程,还有一系列的文本上面的工作要去做,这次全部用电子的方式完成,整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通关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通关也不需要停车。对科研企业来讲,进口的东西都是一些非常敏感的元器件、高精尖的一些材料,中关村综保区是唯一一个设置了超洁净查验平台、特殊物品查验平台,它对温度、洁净度都有很好的要求,企业的材料就完全可以直接通关了,就没有那么多繁冗的环节了。
位于海淀区温泉镇的中关村综保区,地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范围内,66万平米产业空间90%专为科技研发定制,入区企业可享受“保税、免税、退税”等海关保税研发政策优势。
作为首批8家入驻企业之一,北京凡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克清表示,进口的设备和物料减少了大概两道税,节省至少是30-40%的成本,有些甚至能节省到60%。出口部分的话,以前要独立报关,独立走所有程序,甚至是国内对国外,现在是属于关内和关外的一个互通,时间大幅度降低,资本成本降低在百分之五六十左右。在保税区这边研发,省税的过程中把效率还提升了,能够快速拿到物料。
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方涛表示,未来,对标国内外先进科技园区,聚焦高精尖产业领域拟开展区内外联动等制度创新压力测试,打造开放政策创新“监管沙盒”,赋能入区企业以先行先试增创竞争优势,以开发开放赢得发展先机。目前,一期17万平方米已经全部建成,二期已于今年9月份正式开工,总的建筑面积是28万平米,计划于2026年的年初完成,第三期计划明年上半年开工,2027年的5月份竣工,随着三期的竣工,综合保税区全面竣工具备使用条件,计划未来是1000家企业。
晨曦微露,清风徐来,大地似乎被一层淡淡的金色纱幕轻轻覆盖。在这宁静而神秘的时刻,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呼吸,感受到岁月的流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
南极,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