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616192551661028置顶.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

当前位置 : 首页 >> 欧亚看点 >> 正文

八年,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举办进博会?

2025-11-05      来源:聚焦中国ChinaFocus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进博会作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向世界传递中国坚定开放合作的信心。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这是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的进博会主题装饰(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01. 

  打造广阔的开放合作平台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贸易秩序遇到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据世界贸易组织评估,贸易壁垒丛生导致累计关税措施覆盖的全球货物进口额从2024年的12.5%升至2025年的19.4%,新增覆盖额达2.73万亿美元‌,创WTO监测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全球贸易环境充满挑战。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这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进博会备受关注。

  即将召开的第八届进博会的一大亮点,是广泛凝聚开放合作新共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8位世界顶级专家,以及出席虹桥论坛的400余位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参与全球治理和开放合作议题研讨;虹桥论坛紧扣全球贸易秩序重构、开放贸易与安全发展、产供链韧性等国际社会高度关切的治理问题,力求探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新思路,为开放合作指出新路径。

  这是装饰一新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与此同时,第八届进博会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政界和商界的极大关注,来自全球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其中290家为世界500强企业,组建了43个交易团,专业观众注册近45万人,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第八届进博会辐射区域更加广泛,国家展将展示多双边合作成果,推动中拉论坛、中国—中亚峰会、中欧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机制成果落地,邀请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担任主宾国,助力其推介本国优势产业。

  可以说,连续举办八年的进博会不仅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窗口,也成为推动全球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用行动表明,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唯有顺应时代发展、把握前进逻辑,才能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方向,让各国人民共享增长成果。

  02. 

  打造创新发展的引领平台

  制度创新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更加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性,也使第八届进博会更加关注制度和技术创新平台的搭建。

  本届进博会依托上海市的经验,围绕“开放中国与上海实践”议题,从规则对接、枢纽城市建设、知识产权国际化等方面,探索制度型开放的新路径,凝练可复制的新模式。进博会还设立“数字产业标准创新联合体”“绿色贸易认证服务站”“上海市网络游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等一批功能性平台,宣介制度创新成果。

  10月23日,企业代表在第八届进博会首批展品进馆仪式现场举行的授旗活动中挥动旗帜。当天,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批展品进馆仪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北广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推动技术创新是进博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本届展会将推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一方面,大力拓展现代产业的新赛道,聚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另一方面,进博会持续引进升级需求新供给,设置了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方向,从医疗展区拓展至消费品展区,构建银发经济供应链,创新打造“进博体育公园”“国际汽车文化展示区”等亮点板块。

  回想八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汇聚全球精品的“汇展”,到激发创新智慧的“慧创”,进博会见证了中国开放内涵的深化。中国的开放正从商品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迈进。它依托日益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全球首发、中国首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通过多项制度创新,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找到可行的路径。这些探索为中国扩大制度型开放、更好地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积累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03. 

  打造普惠包容的发展平台

  就在第八届进博会召开前夕,即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的主旨演讲,提出“共同促进普惠包容发展”,并强调“中方同各方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支持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这更凸显了进博会在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进博会作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积极与“一带一路”对接,第八届进博会吸引123个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加,同比增长23.1%;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为163家,同比增长23.5%。主办方还向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部分免费展位或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各国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方向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市场,扩大了非洲产品展览专区,非洲参展企业数量增长80%以上。

  10月29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成员,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定支持南南合作,坚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过去5年,随着中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累计吸引外资逾7000亿美元,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进博会正以中国大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开放合作的“确定性”对冲国际合作环境的“不确定性”,以互利共赢的“确定性”化解全球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为参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为构建稳定的世界秩序作出新贡献。

——————————

作者 | 刘华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审定 |  高鑫 王烁 高雪华 种亚图

微信编审 | 胡俊峰 刘倩

微信编辑 | 刘倩

《风云紫禁城》之五封面.jpg

百年故宫 紫金焕新——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

故宫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VCG111129548428封面.jpg

智守宫阙  云游古今

在故宫博物院,“全景故宫”虚拟现实(VR)项目备受参观者喜爱。观众佩戴设备后,既能以鸟瞰视角纵览太和殿的巍峨气象,亦可“穿越”至乾隆花园。不仅如此,观众还可从多个角度观测故宫角楼 “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建造过程,以“飞天入地”的全新视角认识一个更为立体的紫禁城。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