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616192551661028置顶.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摄影 >> 正文

百年故宫 紫金焕新——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

2025-10-27      策划并执行 本刊编辑部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从北京景山公园万春亭向南眺望,恢宏典雅的故宫建筑群尽收眼底。 摄影 苏唐诗
  故宫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始终肩负着守护中华文明瑰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到2025年已经走过100个春秋。
  100年的故宫博物院,负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沐浴着新时代的和风惠雨,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故宫博物院庄重辉煌,永远青春不老。
  北京中轴线于2024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故宫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故宫在中轴线的基础上展开布局。故宫中轴线作为主轴形成的对称式排列使得建筑在阶级性、功能性、观赏性上达到统一,进而整个故宫的布局严谨有序而和谐。 摄影 马文晓
  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平方米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 摄影 梅生
  午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又修。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2025年9月19日,初秋,故宫博物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辉煌迷人。午门之内,太和门之外,通常是故宫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吸引各地游客参观游览,拍照留念。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VCG111543309566.jpg

百年一瞬 千载一脉——从帝王宫苑到中华文化会客厅

六百余年春秋更迭,一百载博物院历程。紫禁城以砖木之躯承载中华五千多年文明记忆,让过去与未来在此相遇,传统与现代在此对话,中国与世界在此相连。

VCG111129548428封面.jpg

智守宫阙  云游古今

在故宫博物院,“全景故宫”虚拟现实(VR)项目备受参观者喜爱。观众佩戴设备后,既能以鸟瞰视角纵览太和殿的巍峨气象,亦可“穿越”至乾隆花园。不仅如此,观众还可从多个角度观测故宫角楼 “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建造过程,以“飞天入地”的全新视角认识一个更为立体的紫禁城。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