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莫斯科11月18日电(记者耿辉凰)“中俄文化年”闭幕式1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举行。文化年期间,中俄联合举办数百场活动,持续释放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潜力。

这是11月17日在俄罗斯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拍摄的“中俄文化年”闭幕式现场。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闭幕式音乐会上,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和俄罗斯奥西波夫模范民族乐团的艺术家演奏、演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歌曲。嘉宾当日还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参观了“心之所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4—19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展览。

11月17日,在俄罗斯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嘉宾参观“心之所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4—19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展览。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中俄文化年”期间,两国艺术院团交流互访、文博机构深度合作,中俄文化大集、文化节、图书馆论坛等各种活动精彩纷呈。马林斯基剧院和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等俄罗斯艺术院团赴华演出,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共同推出的“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于今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参加闭幕式活动的俄罗斯观众塔季扬娜·谢苗诺娃多年从事中国文学研究与中俄文化交流工作。她说:“文化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互相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2024年5月16日,“中俄文化年”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这是11月17日在俄罗斯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拍摄的“中俄文化年”闭幕式现场。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11月17日,在俄罗斯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嘉宾参观“心之所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4—19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展览。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这是11月17日在俄罗斯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拍摄的“心之所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4—19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展览上的展品《九成宫醴泉铭》碑帖拓本。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故宫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在故宫博物院,“全景故宫”虚拟现实(VR)项目备受参观者喜爱。观众佩戴设备后,既能以鸟瞰视角纵览太和殿的巍峨气象,亦可“穿越”至乾隆花园。不仅如此,观众还可从多个角度观测故宫角楼 “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建造过程,以“飞天入地”的全新视角认识一个更为立体的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