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鲁班工坊:让技术“腾云驾海”

2021-05-20      

撰文/本刊记者 金萱
  4月29日,“鲁班工坊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一带一路”校企合作发展论坛在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从技能培训到学历教育,从中职学校到高等院校,从天津原创到国家项目,鲁班工坊走出国门、传授技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鲁班工坊承担着推广中国装备、传播中国技术、推行中国标准、展示中国成果的重要作用。

  如今,在亚非欧三大洲已建成的18家鲁班工坊,成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推进经济开放发展的重要窗口。

  标准化、模块化的建设发展模式

  以中国古代“大国工匠”鲁班命名的鲁班工坊,是天津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2016年3月8日,由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建立的鲁班工坊揭牌成立,这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首个鲁班工坊,标志着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天津,正式开启把优质职业教育成果输出国门与世界分享之旅。

  一年后,鲁班工坊成功登录欧洲,在这片被称为工业革命摇篮的土地上,英国鲁班工坊成功运营。随后,天津职教海外布局的脚步逐渐加快,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等国的鲁班工坊实现“多点开花”。到2020年11月13日马来西亚鲁班工坊正式揭牌成立,我国已在全球17个国家建成了18个鲁班工坊,遍布亚非欧三大洲。

  如今,鲁班工坊在海外建立起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再到应用本科、专业硕士,从技术技能培养到技术综合运用,从学历教育到社会培训全覆盖的职业教育输出体系。在工坊内,鲁班工坊为当地学生带去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

  无论是已经建成的项目,还是正在建设中的项目,鲁班工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场地建设、实训装备、教师培训、专业标准、教材资源“五到位”的要求,确保每一个项目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输入和天津市职业教育资源的输出,成为鲁班工坊目前的基本特征。一方面,鲁班工坊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融入国际化综合要素,将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等融入教学,推进国际化优质示范性职业院校的建设。与此同时,学习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制度和运行模式,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环境建设,将天津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赛场建设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展示中心、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技能的体验中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并将其建设成为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培训基地。

  另一方面,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配合中国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鲁班工坊开发配套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海外发展战略输送人才,探索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模式。

  中国技术惊艳非洲

  作为一种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鲁班工坊”在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和服务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是对外教育援助的一种新方式,面向东盟、非洲和中巴、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基于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输出我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为当地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作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本土化技术人才。

  2018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要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同时明确提出要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019年12月,肯尼亚、南非、马里3个国家的鲁班工坊相继设立。2020年又有尼日利亚、埃及、乌干达、科特迪瓦、马达加斯加5个国家的6家非洲鲁班工坊实现了“云揭牌”。

  哈希姆•比萨拉,是尼日利亚阿布加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师。透过互联网,他清楚地感知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给世界带来一场智能革命,可遗憾的是,哈希姆手边可供使用的教学设备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

  直到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国办综合性高等院校—阿布贾大学,合作共建了尼日利亚鲁班工坊,让当下主流的大批教育教学设备远渡重洋,从东亚滨海之滨天津运抵西非尼日利亚。

  而此前,供职于阿布贾大学的哈希姆•比萨拉与其他几位不同专业的教师便来到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进修培训。在中国这家应用技术大学的实验室,哈希姆•比萨拉见到了许多只在网上和书本上见到的最新设备。一直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有着极大兴趣的哈希姆•比萨拉之前也做过不少理论研究,但苦于没有设备来验证自己建模推导出来的结论,现在终于得偿所愿。

  按照以往鲁班工坊建设的模式,天津会派出最优秀的职业技能教师队伍到援建学校设计实验室调试设备,并手把手培训当地教师。然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援建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特殊时期,中方只能通过网络远程指导当地教师完成大量实训教学设备安装、启运,这对双方都是一个挑战。因为两国存在时差,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和若干个项目小组设计云上教学和课程方案。在前期沟通的基础上,随时安排专人1对1精准指导当地教师安装教学设备、测试升级网络。

  填补当地国家职业教育的空白,吉布提鲁班工坊的成立“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全程参与吉布提鲁班工坊的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赵学书说。

  与此同时,吉布提鲁班工坊也让亚吉铁路的建设方和运营方之一的中土集团尝到了甜头。他们再也不用把新招收的学员送到中国培训,还可以招收工坊内铁路类专业毕业生。“有了人力的支撑,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腰杆子越来越硬了。”中土集团吉布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牛增祥这样说到。

  已建成通车的蒙内铁路、亚吉铁路项目,正在建设的匈塞铁路、中泰铁路和中老铁路等这些重大项目中,都有鲁班工坊为之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鲁班工坊不仅为海外中国企业提供人力支撑,还为众多国内的企业搭建起国际舞台,助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从2018年参与鲁班工坊建设至今,我们与天津合作院校共签订了约1130万元的设备采购合同,由于有关工坊海外宣传效果的提升,这两年公司海外订单超过3000万元。”天津骥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鹏说。作为多家鲁班工坊实训设备提供商,骥腾科技自主研发的高铁标准动车组制作实训装置已成为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泰国国赛指定装置。

  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铁道、动车组检修、汽车、机械、电子信息、通信、餐饮、物联网……早在2019年,鲁班工坊就已经开设了12大类28个专业。基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各式各样人才的需求,鲁班工坊仍在不断开发和建设种类繁多的专业课程,以满足当地人才技能提升的需求。据了解,鲁班工坊还提供系列化的配套教学资源,既有相应的中外文教材,也有网络课件和视频等信息化教学资源。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鲁班工坊的国际影响力与外部效应的产生均来自于卓越的办学质量。而今,鲁班工坊不仅是中外合作培养人才的基地,同时也是中外合作交流的平台。

  2017年5月,由天津市第二商业学校(天津市烹饪技术学校)和英国奇切斯特学院合作建立的鲁班工坊正式揭牌运营。这是天津在欧洲建立的首个鲁班工坊。

  依托鲁班工坊,中英双方专家共同开展标准化体系和品牌文化建设,探索混合式学习模式。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深入研究中餐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建立了中餐烹饪国际化教育标准,填补了当地职业教育的空白设计,研发了含热菜制作、盘饰及冷菜制作、面点制作、津派面塑、中餐饮食礼仪文化等5个模块的学习资料库,为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餐职业技术技能奠定了标准化基础。

  2017年8月,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开发的中餐烹饪国际化教学标准与资源,经英国职业教育资格证书颁发机构Qualifi审核,成为首个且唯一在英国国家职业教育承认的开发讲授2-8级(相当于中专至博士)学历的教育认证中心。

  获得认证后,中餐烹饪技术获准于2018年4月在英国国家教育职业教育框架中正式上架。学生获得的相关证书将有“鲁班”二字标识。由于英国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体系存在于欧洲学历资格体系中,因此,该学历将同时获得欧盟及美国共3000余家大学和院校认可。

  不仅如此,2019年底英国利物浦鲁班餐厅开业,运营餐厅从设计理念、布局装潢、餐具摆放、服装仪式等各个方面,将中西文化充分交融,在细节上将各自的美展示得淋漓尽致。餐厅运营经理Michael变成了中国文化传播人,他走遍英国市场,寻找和中国相关的装饰品,中国古代的鲁班斧、鲁班伞等各种罕见的榫卯结构工具被淘到了餐厅。他认为,这是对鲁班精神最好的诠释和传承。

  中西文化结合的鲁班餐厅,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传播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运用食物的美食哲学来调整菜肴,将中式菜肴与西方的饮食文化融合,并结合了厨师的体验,创造更多的创新菜肴。开业当天,英国企业家、社会名流名厨等200余人汇聚一堂,对主厨制作的中式菜肴,赞不绝口。餐厅更是在利物浦当地的排行榜上稳居榜首,受到当地群众广泛欢迎。

  2019年春节,英国鲁班工坊师生受邀到伦敦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为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内的200余名宾客奉上年夜大餐。宴会上,8道极具中国天津风味特色且有英国当地美食形态的佳肴受到嘉宾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同年5月,英国鲁班工坊团队在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校举行全英大师巡回讲座,为热爱中餐烹饪的学员们奉上一场异采纷呈的中式面点技艺展示。

  从成为首次被纳入英国普通和职业学历框架的中式烹饪专业艺术专业,到主厨英国首相府新年招待会,再到站上剑桥大学的讲台,鲁班工坊在英国已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这样的故事在鲁班工坊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有很多。

  鲁班工坊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技术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中国。

  (本文图片由鲁班工坊提供)

  

   

WechatIMG8.jpg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会水会船绘姜堰,养生养福漾溱湖。2021年4月8日,十里溱湖再度成为一个大舞台,第十五届中国湿地生态旅游节暨2021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盛大开幕。

VCG111322116465(1).jpg

【本刊专稿】神秘三星堆的再发现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于1986年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三星堆遗址,35年后,神秘、浪漫而又瑰丽的古蜀文明再次受到了全球的瞩目。

308018482_8.jpg

【画报月历·202105】

2021年4月22日晚,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画报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