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2日开幕,将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热烈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久久回荡。
“守护人民”《民法典》普法定格动画第一集。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表决通过。
“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 提振经济”中俄媒体智库云论坛成功举行。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日本紧急状态已经宣布解除。这表明继韩国后,日本疫情防控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7日上午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中国来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意义不同。
民法典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点击图片,这些亮点,一点就懂。
习近平总书记24日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的基本方针。
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0年脱贫工作的目标是,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人摘帽。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要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2020年全国两会已拉开序幕,民法典草案于22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逐渐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更是面临种种挑战。
每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5月22日,在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七章“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只有短短477个字,但是却释放出了两个非常强烈的对外开放信号。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定于5月24日(星期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5月23日上午,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
22日下午,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23日上午,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又明确指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从疫情阻击战取得战略性胜利到各行各业迅速实现复工复产,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努力;人民群众也能够从疫情阻击战和复工复产中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利好。
一个国家有多尊重生命就会挽救多少生命。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勇抗疫情。
2020年是中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遭遇疫情冲击的中国,如何应对空前挑战,备受俄罗斯各界关注。
22日,推迟两个多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以一系列务实的举措,勾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
今天(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个汇聚最广泛民意的大会,用1分钟的“无声”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也用“40年来最短篇幅”和35次自发掌声让人备受振奋、印象深刻。
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制造业产生冲击,经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毫无疑问,与缩小税基相比,直接降低税率的方式可更为有效地提高企业活力。
2019年底,中国贫困人口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各地扶贫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开始前(8:10-8:40)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结束后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极大优越性和伟大功效的制度。
2020年5月21日21时40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颂今年大会的议程式。
农作物秸秆怎么处理?畜禽的粪便如何高效利用?想要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搞好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治理,做好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法必不可少。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22日召开,赶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新”之前,《中国有数》整理了一份2019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账单,快来一起看看这些目标都达成了吗?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即将于今天下午开幕。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两个多月的2020年全国两会,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正式开启,我们迎来了团结奋进的新起点。
初夏时节,万物峥嵘。随着2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开幕,中国将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5月20日12:00至5月21日12:00期间共产生涉及全国两会信息85.9万条,与昨日同期数据相比增加59.8%,呈现明显“升温”。
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集包容性、平等性和开放性于一体,能够以制度化的形式有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实现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乡亲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很高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国两会也因疫情影响会期推迟,但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将于5月21日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