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视频

美术作品中的百年党史|红旗渠

2021-09-27    来源:人民画报微信公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一百年,是美术创作最宝贵的源泉。

  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人民画报》特精选一组经典美术力作,讲述作品蕴藏的党史故事与时代精神,并邀请画家分享创作的心路历程,与您一起,走进历史深处,回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

油画《红旗渠》

王君瑞、梁佳卿 (2021年)

  这幅于2021年创作的作品,描绘了河南林州人民建设红旗渠的壮观场面。

  创作故事

  画家 王君瑞(摄影 张也/人民画报)

  ★1976年到1979年,我在部队当兵,担任电影放映员,曾放映电影《红旗渠》三四十场,对红旗渠故事有着强烈的感情。为了创作,我也曾多次赴太行山、红旗渠调研、写生,对那里的地貌、环境、生活比较熟悉。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10年间,30万河南林州(原林县)人仅靠一锤一铲和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总干渠长度为70多公里,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那里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也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我选择红旗渠即将修建完成的阶段进行描绘—深秋时节,巍峨太行,人们穿着单薄,手挑肩扛地劳动,实打实地“艰苦奋斗”。

  ★《红旗渠》画面中心是劳动人民群体,右侧山体以及后方绵延的山脉、农田耕地、河流显示红旗渠所在的地理环境。画家在布局时有如导演执导,从观看心理出发,用很多的细节体现精神内涵。在这幅画中,虽然没有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放大的面部刻画,但是通过人物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为观者营造红旗渠建设工程的想象空间。此外,我将画面中的两个山体,构成一个“窗”,通过窗口,人的视线随蜿蜒山势延伸到远方,想象到悬崖后面还有很多劳动者。

  ★从2018年8月到2021年1月,我同时创作了《红旗渠》和《青藏铁路》两幅作品。现在回头看,这次创作对我来说是很特别的经历。在我个人理解中,绘画艺术不仅要找到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将整个生命过程与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心体验,用手和脑表达。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将对世界不同的体会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对环境的看法、对生命状态的看法,并体现在艺术创作中。绘画是一个不断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也是在创作中逐渐找到自我的过程。

 

  历史背景

 

  1959年夏天,林县党委提出,从林县穿越太行山到山西,斩断浊漳河,将水引进林县,彻底改变林县的缺水状况。这个计划得到了河南省委和山西省委的支持。1960年2月红旗渠开工,历经14年奋斗,到1974年8月工程全部竣工,10万英雄儿女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锻造了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工程艰险。本刊资料

  红旗渠的建设者。摄影 魏德忠

  被称为凿洞能手的王师存在工地。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有些地段洞身要经过村庄,不能放炮,只能靠人工一点点开凿。摄影 魏德忠

  刚竣工时的红旗渠。本刊资料

  红旗渠纪念馆。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精神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内容来源 | 2021年7期《人民画报》

图片来源 | 中国专题图库

视频制作 | 张也

编辑 | 王伊奕

校对 | 袁梦

值班审校 | 黄丽巍

2021-cn-0702-csdy.mp4_20210702_162355.3661.jpg

《苍生大医》

2021-07-02

snap_screen_20181115113652.png

四十正青春

2018-11-15

snap_screen_20180305092234.png

闽宁镇的故事

2018-03-05

QQ截图20170517162855.jpg

丝路故事

2017-05-17

DUAN1915.jpg

杭州欢迎你

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