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口,如何认知和了解京津冀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非遗的整理和保护有...
当下,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正以破竹之势迅速全面展开,经贸交通、生态环境、医疗教育、网络文创等各个环节都在实质性...
区域协同发展离不开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否在空间上实现区域内的布局优化,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建设与职能发挥。对于...
京津冀协同发展,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与其他的区域经济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哪些突出特点?有着怎样的发展愿景?
故宫,中国明清两代皇家宫殿,代表了中国宫廷建筑的最高水准,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
一场跨省、跨年的雾霾重挫了人们迎接新年的心情。
2017年2月16日《熠熠生辉—罗中立2017年艺术特展》在上海信托倾力打造的“外滩111艺术空间”隆重开幕。
迎鸡年 | 2016年12月31日,江西婺源,村民用辣椒、黄豆、玉米、稻谷等农作物,摆出“鸡”图案喜迎新年。 东方IC 供...
这是中国艺术史上少有的国家级、大规模、主题性的美术创作工程……
2017年1月7日至18日,“天上西藏·西藏唐卡艺术精品汇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一次对西藏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的...
2016年十一“黄金周”和“双十一”,是中国游人与网民的狂欢节...
2016年一系列“民”的行为,有着大致相同的现实背景: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中东局势混乱,恐怖主义猖獗,出现大批难...
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的大选,中东的难民潮,韩国的全民“倒朴”(槿惠),中国的游客狂潮和网民狂购……所有...
一场名为“花之约”的旅游摄影座谈会7月15日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举行。一边是摄影人,一边是金川区的负责人,摄影...
在不久前的华沙和贝尔格莱德,两个以“美丽”为名的影像展,以“友谊”为主题的张张照片,引人注目,令人感动。
幅员辽阔、景色瑰丽、大气磅礴的黑龙江近年来诞生出诸多摄影家。他们因爱好不同而作品呈现风格也迥异。有以风光见...
2012年,马尾造船厂以“中国工业遗产——福建船政建筑群”的名义申报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5年9月,“...
这是一次遥远的行进,更是一次深情的影像记录之旅。一场名为“英雄当归”的为俄罗斯二战老兵中医保健全媒体公益行...
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落下帷幕。4天的时间里,围绕“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主题,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代表,在40余场分论坛
北京中轴线两侧,胡同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名人故居、历史遗址、四合院、老字号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交织出古都文化的千姿百态。这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建筑,这就是会馆。
中轴线,是构筑一座城市的灵魂。中轴线,是很多人生活中的陪伴。《周礼·考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北京中轴线,便汇集了四者之美,支撑着整座北京古城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崇高地位。
提到北京中轴线,总会让人想到肃穆庄严的格局、恢宏壮丽的建筑、积淀丰厚的遗迹……而我们无意间忽略的那些草、木、湖、石、亭、榭、廊、桥、舟、鱼、莲之属,恰恰是中轴线上最为灵动鲜活、最具生命张力的所在。这条旷世的文化之脊,因园林之美而“血脉”通畅,充满了无限生机。
从21世纪初开始,“汉服热”在青年群体中悄然兴起,他们身着汉服行走街巷,走进历史古迹自然美景,参加传统节日及中华文化活动,并将精心拍摄的汉服照片发布在社交平台。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顺利迈出嫦娥五号任务月球采样返回的第一步,嫦娥五号还将从月球上收集并返回大约两公斤的月球土壤样品。